鋼筋錨固的原則: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并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墻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墻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三、鋼筋綁扎內容及施工流程:
1、施工流程
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套柱箍筋→連接并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
柱筋支撐架采用腳手架鋼管搭設,操作面四周鋪跳板,并掛安全網。
3、套柱箍筋
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后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
4、機械連接
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機械連接接頭、套筒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5、畫箍筋間距線
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6、柱箍筋綁扎
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下層豎向露筋出樓面用柱箍將其固定。
7、截面變化
下層柱筋露出部分,在綁扎上層梁前先行收縮準確。
8、保護層厚度
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采用柱定位筋。
四、鋼筋驗收要注意什么:
1、驗收內容包含鋼筋出廠質量證明,外觀檢查,并按有關規定取樣進行機械性能試驗。
2、鋼筋進場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牌,并按品種、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每批熱軋鋼筋重量不超過60t,鋼絞線為20t。做機械性能試驗時應從每批外觀尺寸檢查合格的鋼筋中任選兩根,每根取兩個試件分別進行拉力試驗(包括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的測定)和冷彎或反彎次數試驗。
如有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規定,則應從同一批鋼筋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件重新作上述四項試驗,如果仍有一個試件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品,應不予驗收或降級使用。
3、鋼筋在加工使用中如發現機械性能或焊接性能不良,還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檢驗其有害成分如硫(S)、磷(P)和砷(As)的含量是否超過規定范圍。
4、鋼筋進場后在運輸和儲藏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根據品種、規格按批分別掛牌堆放,并標明數量。
以上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內容可以繼續關注我們!